【概述】
输尿管膨出是指膀胱黏膜下输尿管末端的囊性扩张.亦称 输尿管囊肿。本病多与重复肾、双输尿管异常并发,且常发生于上肾段的输尿管末端。多见于女性、小孩。输尿管膨出分单纯型(原位型)和异位型两种。
【临床表现】
1.症状
(1)尿路感染症状:患侧输尿管梗阻和尿道梗阻.易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脓尿、血尿、发热等。
(2)排尿困难:输尿管膨出阻塞尿道内口或经膀胱颈脱出至尿道口外,均可导致排尿困难。可以出现排尿费力或哭闹,尿流中断,尿线细或尿滴沥状态等。
(3)尿失禁:并发膀胱颈松弛或输尿管口异位而出现尿失禁。
(4)尿毒症:长时间尿路梗阻,反复尿路感染可导致尿毒症。
2.体征
(1)腹部肿块:膀胱膨胀于耻骨上区可触到肿物并伴有压痛。肾盂积水患者于患侧上腹可触到肿块。
(2)尿道口肿物:输尿管膨出自尿道脱出,可见尿道口有红色球形肿物,表面有细小血管,须与尿道黏膜脱垂鉴别。
【诊断要点】
1.超声诊断 可提示肾输尿管变化,重复畸形或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等。在膀胱基底部可见单侧或双侧囊肿回声,壁薄而光滑,囊肿与扩张的输尿管相通。
2.IVU 可见重复肾双输尿管和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影像。于膀胱三角区可见显影较淡的圆形充盈缺损。排尿后摄膀胱片可见造影剂潴留于囊肿内。
3. 膀胱镜检查可见在输尿管口部位有囊性肿物并可见蠕动。囊肿内下方可见小的输尿管开口。膀胱镜检查时膀胱充水切勿过多,膀胱过度膨胀,囊肿被压平而不能显示。
4.逆行膀胱造影 膀胱内单侧或双侧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之充盈缺损。
5.CT 在膀胱内输尿管口处隆起,膨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 值近似水,增强扫描,膨出部位有造影剂进入。
【治疗原则与方案】
输尿管膨出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防止反流,消除并发症。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囊肿大小,膀胱有无异常,决定治疗方案。
常用治疗方法有:
1.经尿道输尿管膨出切开术 膨出体积不大,相应的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积水者,可行经尿道电切术,在膨出基底部做横行切开,达到尿流通畅并保留有活瓣状作用的前壁,以防止尿液反流。
2. 输尿管膨出切除、三角区重建术适用于单集合系统的输尿管膨出,输尿管扩张不严重者。手术要经膀胱切除输尿管膨出部,修补膀胱裂孔,重建抗反流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
3. 输尿管膨出切除、输尿管膀胱吻合术适用于输尿管膨出较大伴有 输尿管明显扩张,需形成较长的黏膜下隧道或需做输尿管剪裁者。手术要经膀胱切除输尿管膨出部,修补膀胱缺损,在其内侧做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4.上段肾及输尿管全部切除术适用于重复肾双输尿管合并上段肾的输尿管膨出,并有严重输尿管肾积水及肾萎缩而肾功能损害严重,余肾功能良好者。
(本文来源于震元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