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膀胱结石主要见于老年及幼年男性,女性少见。膀胱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膀胱结石多由营养不良引起,近年呈下降趋势。继发性膀胱结石起源于肾或输尿管,下降至膀胱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异物、神经源性膀胱而产生。
【临床表现】
1.排尿疼痛、尿流中断由于排尿时结石突然嵌顿于尿道内口可引起排尿中断并引起剧痛。疼痛具特征性,表现为膀胱区剧痛,可放射至阴茎及会阴部。
2.血尿常为终末肉眼血尿。
3.合并感染时症状加重,可出现脓尿。
4.良性前列腺增生继发膀胱结石患者,排尿困难加重或伴感染症状。
5.直肠指检可扪及较大的结石,成人以金属探条插入膀胱可触及结石。
【诊断要点】
1.排尿中断,排尿疼痛,排尿困难和血尿。可合并尿路感染。
2.金属探条插入膀胱有与结石碰击或摩擦感。
3.膀胱区透视或照片可显示结石阴影。 膀胱造影有助于膀胱阴性结石的 诊断。
4.超声诊断可见膀胱内强光团伴声影。
5.膀胱镜检查可直接窥见结石。
【治疗方案及原则】
采用手术治疗同时治疗原发病;膀胱感染严重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1.继发性者需同时处理原发病变,如解除下尿路梗阻。
2.对于较大的结石(直径大于 4cm)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切开取石术。
3.较小(直径小于 2cm)质地较疏松的结石可采用经膀胱镜或碎石术 (机械、液电、激光、超声波、气压弹道碎石等)及 ESWL。在不具上述设备的医疗单位,亦可予手术取石。
(本文来源于震元医学)